使用办法
1、根底处理
清扫底层表面,不得有碎石、浮浆、灰尘、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。灌浆前24h,接触面的表面应充分湿润。灌浆前1h,应吸干积水。
2、承认灌浆办法
根据实际情况,挑选相应的灌浆办法,由于灌浆料具有很好的活动功能,一般情况下,用“自重法灌浆”即可,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,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;若灌注面积很大、结构特别凌乱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,可选用“高位漏斗法灌浆”或“压力法灌浆”进行灌浆,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旮旯。
3、支模板
根据承认的灌浆办法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,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,模板有必要支设严密、安定,以防松动、漏浆。
4、灌浆料的搅拌
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承认加水量,确保水要洁净,无杂物。可选用机械或人工搅拌。选用机械搅拌时,搅拌时间一般为1~3分钟。选用人工搅拌时,宜先参加2/3的用水量搅拌4分钟,这以后参加剩余用水量持续搅拌至均匀,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3%。
5、灌浆过程
灌浆施工时应契合下列要求:
(1)浆料应从一侧灌入,直至另一侧溢出停止,以利于排出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空气,使灌浆充实,不得从四侧一起进行灌浆。
(2)灌浆开始后,有必要连续进行,不能连续,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(3)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,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。
(4)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逾越100mm。
(5)较长的梁、板灌浆,应选用分段施工,每段长度以10m为宜。高于4m的柱子进行浇筑时,要分段浇筑。
(6)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,可布撒少数灌浆料干料,吸干水份。
(7)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灌浆时,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灌浆料分量的10%的量来参加5mm的石子,但需经试验承认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。
(8)灌浆结束后,要除掉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。
(9)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,应防止灌浆层遭到振动和磕碰,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。
(10)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,以利于灌浆施工。
(11)灌浆中如呈现跑浆现象,应及时处理。
(12)当灌浆量较大时,应选用机械搅拌办法,以确保灌浆施工。
6、保护
(1)灌浆结束后30分钟内,应当即喷洒保护剂或掩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保护,或在灌浆层终凝后当即洒水保湿保护。